2008-11-29

兒童探索博物館,掰掰囉


圖片來源: 兒童探索博物館部落格

2008年11月6號,兒童探索博館熄燈關門,結束了2年10個月又22天的童心歲月。

打著"台灣第一家"兒童博物館的名號,兒童探索博物館(CMOT),在2005年12月15日,坐落於誠品最新最大的台北信義店書店商場五樓。拜誠品商場之名也好,亦或民眾的新鮮感也罷,躬逢其時及地利之便,短短的兩個月就突破了四萬的參觀人次。

集結夢想而成的CMOT,起手於一群對兒童教育事業充滿熱誠的夥伴。草創之初,我竟有幸能以一個剛畢業的師大生之姿加入這個工作團隊,開啟了一連串對教育、行銷、博物館的不解之緣。從博物館的主題規劃、題材選擇、展示內容、手動式展具的設計...,對大家來說是最有趣也是最具挑戰的。隨著與誠品空間的拍案確定,開館、賣票、入場機制與規定、辦活動、迎接來參觀的大小朋友,才是考驗的開始。

不得不說,開始的前幾個月,來訪觀眾的許多行為與態度,令我們措手不及。先不論對於資源與器材的濫用與不愛惜,有許多家長把這裡當成一個完完全全的"兒童遊戲空間",是逛街寄放小孩的地方。大人不願付門票陪孩子進來,或是順著規定買了票一起進來,但後來小朋友哭著找不到爸媽的場景已履見不鮮。更別說那些把小孩丟給菲佣保母的爸媽,都讓工作人員不斷的質疑"親子同樂"這件事情,究竟是台灣的父母不重視與孩子的互動,還是兒童博物館的概念尚未普及所造成的?

在我參加了2006年的兒童博物館研討會,與其他與會者閒聊間才知道,其實大人丟著小孩不管的這種事也常發生在美國的兒童博物館。我自己還沒有孩子,不知道我會成為哪一種父母,但我知道,兒博館應該是個讓親子共同遊戲、交流、分享的地方,而不是托嬰中心。

很多人問,這不就是給小孩子玩的地方嗎?那你們跟湯姆龍有什麼不一樣?簡單回答就是,市場定位不同、經營理念不同、所期待的結果不同。

在美國,兒童博物館成功或失敗的例子也很多。大體上來說,兒童博物館因為其特殊的屬性,以觀眾為核心、友善並開放的空間特質,是一個適合全家人共同蒞臨參訪、休息娛樂、增進教育學習的空間。往往使之成為社區的中心,所以對於社群交流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兒童博物究竟是不是博物館,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翻一下美國博物館協會AAM的定義應該不難找到。但,CMOT又是如何? 則是必須稍有質疑的。一直以來,我不斷告訴自己CMOT正在朝想法人組織邁進,也期待得到更多各界資源與企業贊助,然而,日子久了,卻不見任何其他資金上的挹注,CMOT有了營運上的壓力。更甚之,營運策略不斷的朝向行銷化、市場化。"觀眾第一"的原則下,大眾化的娛樂與教育理念之間勢必有一場拉鋸戰,令人欣慰的我看到了許多堅持,因為這是一個以"兒童博物館"為概念的空間,而不是遊樂場。曾來參觀的漢先生說,台灣早就該有兒童博物館,對CMOT而言,如何在娛樂和教育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最大的挑戰。只能說薑是老的辣,漢先生對博物館生態的洞悉和敏銳度,實在令人佩服。

另一方面來說,博物館的非營利性質是博物館的普視標準之一,CMOT的營運單位並非非營利組織,這背後有很多原因,我想也許也非營運者所願,畢竟台灣的博物館能得到的資源實在太有限了。但我想CMOT雖然票價不斐,可是一點"利"也沒營到,反而應該是虧了不少。我不清楚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畢竟我也離開那裡一年多了。但,也許我們該省思的,是台灣究竟需要怎樣的兒童空間? 台灣如果需要一座兒童博物館,究竟該以什麼形式與機制來營運? 或許不該質疑人民的水平是否達到"可以妥善使用兒童博物館"的標準,而應該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兒童博物館的特殊屬性,可以帶給台灣的博物館界什麼衝擊與刺激,以及,可以帶給人民對"博物館"這個概念的另類思考。

最後要說的是,CMOT的團隊做的太辛苦,因為你們的努力與堅持,帶給太多台灣的孩子歡樂與成長,也帶給台灣的博物館事業新的樣貌,以博物館之名或許過於沉重,但我想已成功的開啟了一些傳統博物館與兒童博物館的連結。如果台灣的兒童博物館有東山再起的一天,也是因為這一千多個日子化作春泥,開出的更美麗的花朵。

--
寫這文章在部落格裡好像有點太嚴肅了,但對於曾服務過的兒童博物館關門大吉,心中實在有無限感慨,也算是做個回顧。我們大家都期望台灣的博物館事業能有更好的未來。

2008-11-17

Saturday walk along Thames


Thames at sunset between Barnes and Kew

2008-11-10

yahoo無名好難用之投入google blogger的懷抱

其實很早就想要搬離無名了
一來是因為無名的介面很不友善,我老是找不到我要改的東西
而且版面看起來哩哩落落,永遠對不齊,看了很不舒服
用ie開更是亂到不行,常常內文是空白的,
還要反白才看的到字,豈有這種道理!?
(莫非其實是我電腦的問題....??算了,不管!)

再來就是
我身邊有一個不斷唱衰無名的工程師
每次幫我改東西時,總不忘念上幾句

"無名真是爆難用的!$#%$&......."
"Ya呼根本無心經營無名小站,"
"無名的東西根本不需要什麼技術! "
".........."

總之是帶了點工程師的不屑,加上朱大宅神的加持
無名就這樣被打入了無名地獄 萬劫不復......
(我不是朱宅神的fan,是隔壁的工程師不時會跟我報一些好笑的內容)

本來打算搬到pixnet去
也搬好家了,只是版面沒有修改
無奈每次我想要好好整理一下的時候
痞客狐就跑出來 說聲抱歉,現在進不去
於是就這樣被我放棄了


雖然是沒多少人在看我的blog
我也是心血來潮時才會記上一筆 久久才一篇
不過還是公告一下這啟搬家啟事
是為記之

無名掰掰囉~
(如果我夠勤勞的話,應該會做同步更新啦....."如果"囉)

2008-11-07

第二個秋天




樹梢的葉子還沒完全轉黃轉紅

倫敦的時節 已從涼爽的入秋轉為寒冷的深秋

上週還下了一場雪

令人錯亂的分不清季節了


十月中交出了論文 也得到教授口頭上告訴了我結果

雖然這個碩士只有短暫的一年 但也終究歷盡千辛萬苦的結束了

畢業典禮預計在明年三月


許多新到的朋友 也展開了他們在英國的生活

回想一年前的我們 還真有點"苦盡甘來"的感受

別人問起倫敦生活的種種 倒也能算是半個倫敦通


邁入第二年的英國生活

接下來就是希望能趕快找到工作

加油加油!

2008-09-22

如果該向過去說再見的時候

像是抓到一根浮木般我用力卻略帶保留的傾訴

但依舊惹的一身塵埃



如果看開點 其實也沒什麼

我們都已經走上了 不一樣的 人生的路



我也很幸福

只是

心,缺了一角

2008-09-08

2008-08-18

百態人生--國家肖像博物館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在參觀之前 說實話我對肖像博物館(NPG)不太感興趣

以肖像為主題的博物館

是會放上各式名人的肖像呢 或是大英帝國數百年的歷史上 王公貴族的畫像?

還是藝術家筆下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我直接聯想到的是梵谷、林布蘭的自畫像

幾個畫家在自畫像中所表現出不同時期的繪畫歷程與心境

往往是藝術史學上的重要依據



讓我想到在附中美術班的時候

郭明福老師也出了這麼個作業 要求大家交3幅以不同題材表現的自畫像

對畫家而言 自畫像不只是為自己的藝術歷程留下紀錄

而且往往能夠更忠實的呈現創作者的思緒與情感

也許就是肖像畫的精神所在



一樓展示的是當代及近代的肖像

有幾個我們還認的出來的運動員 像是長跑名將Kelly Holms,

還有大家熟知的David Beckham,他的睡相特寫被拍成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當代藝術"



肖像博物館蒐藏的作品 也許不外乎是名人肖像

若是名人肖像型態的描繪 那又跟蠟像博物館有何不同?



肖像畫作為一種"紀錄"的方式

那相機的誕生 又帶給追求寫實的藝術作品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當期展覽中還有有BP石油公司贊助的 2008 BP Portrait Award

呈現了更多元化的肖像作品

好幾幅讓你幾乎分不清楚是畫的還是攝影的作品

除了精湛高超的繪畫技法(當然你不得不承認"畫的很像"也代表著一定程度的功力)

令人不禁思量 攝影技術的出現真的將寫實繪畫打敗了嗎?

或者 攝影技術將人類的視覺呈現提高到了另一個層次

反而提供了藝術創作者不一樣的視覺方式?



每幅作品所呈現的情境

不論是符號學式的 或是畫面呈現的氛圍

不論是名人肖像 或是出於名家之手的作品

的確提供了我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

以及 畫中的百態人生的故事



本次BP Portrait Award的參展作品

(還是要親眼看比較有感覺)




NPG另外一個參觀重點

大概就是second Floor的The Tudors(都鐸時期)的收藏

這段大英帝國最八卦的一段歷史 其中的人物肖像看起來也特別有意思

推薦看過影集The Tudors和電影The Other Boleyn Girl(美人心機)的人別錯過了這個展覽室


lance按:原來亨利八世的第六任老婆是個正妹....



我最喜歡的BP Award 2008作品(擷取自National Potrait Gallery)

Metamorphosis
by José Luis Corella Garcia
Oil on wooden board, 1000 x 1000mm (39 3/8 x 39 3/8")

2008-08-09

許諾一生的重量

國中的好友Luna要結婚了

她開心的告訴我 是因為有了我們的前例作為鼓勵

覺得遇到對的人 就應該好好把握住

(對!我們就是閃電結婚!)



我真心為她感到高興

也為那個年紀輕輕就願意許諾一生的未婚夫感到佩服

她說他很疼她 想趕快把她娶回家

一盒950的喜餅二話不說的答應 只要她喜歡

而這位有為青年將自行負擔婚禮的所有費用

和我老公一樣年輕有為



身為設計師的她對於婚禮總是有比別人更多的期待

本來以為她說的山茶花求婚鑽戒是鼎鼎大名的C牌

心想真是符合了她對名牌的喜好



本來要大力讚賞一番 她卻有點失望的說只是五顆小鑚拼起來的"類山茶花"

雖然她還是很開心 但這個許諾一生的重要小花沒有任何的GIA認證

根據她未婚夫的說法 要證書還要另外加錢咧 所以不要了

Luna不服氣的說 這樣我怎麼知道這鑽石的價值呢 以後要變賣沒憑沒據的

她未婚夫便疑惑了





"為什麼要變賣?"



Luna被問的啞口無 但心裡甜滋滋的 也就欣然接受了

而她未婚夫也說 以後賺的多了 會買個更大的T牌的給她





提起每個女人(女孩)夢想中的藍色小盒子

惦惦胸前掛著的這個 我真是覺得自己擁有了全世界的幸福

不是因為那25分的完美的八心八箭車工

而是我彷彿可以看見這個ㄓㄞˊ工程師跟同事到處看戒指 研究品牌款式的身影

還有

那許諾一生的重量





2008年8月1日 我們結婚滿一週年了

我也衷心感謝 願意和我一起出國 支持我 陪伴我的lancebai先生

在國外的兩人生活 很好

雖然還是會有許多不如意和思念台灣的心情

但這是我們要體驗的人生



最後肉麻的話就不說了

祝我們結婚週年快樂 ^____^





p.s.不要再問我啥時要生孩子了

目前計畫27歲之後再說囉

2008-06-16

部落格點點名

老公出差去 一個人宅在家裡

雖然明明就有一堆事情該做 一堆作業要寫

但還是晃來晃去 摸魚打茫

乾脆來玩一下傳說中的點名遊戲 順便還個人情債



點名遊規則:

A. 被點到名字的~要在自己的blog裡寫下自己的答案,

然後~去掉一個你最不喜歡的問題

另外加上一個你的問題

使其仍然維持20個問題,



B. 接著列出其他8個需要回答問題的人的名字,

還要到這8個人的blog裡留言通知對方--你被點名了,

被點到名的你不得拒絕,

完成遊戲後將會永遠得到大家的祝福。



ps.

真是奇怪的結論 "完成遊戲後會得到大家的祝福"??

不過總比"願望就會實現"來的好 不然好像不去找8個人願望就不會實現

太可怕的詛咒了.....

anyway....開始回答問題囉!





1.小時候的理想是什麼??

很多耶

(1)環遊世界....(俗~而且到現在都還有這個理想)

(2)當老師 有寒暑假可以放(還是很俗)

(3)住台北市,有一個2-3房的公寓,生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簡直俗到了極點)



2.人生至今最成功的經歷?

嫁給我老公,然後兩個人雙宿雙飛到倫敦來~



3.你目前對人生的看法是?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4.如果可以換掉身上某個部位,最想換掉哪裡?

小腿吧 希望可以直一點 長一點



5.舊情人或以前喜歡的人現在突然跟你聯絡,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問候一下最近過的好不好,然後跟他說我現在很幸福~



6.最受不了自己哪個缺點?

做事情拖拖拉拉,總要死到臨頭才會加把勁的做



7.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你會怎嚜辦?

睡一覺 或是逛街買東西





8.什麼事情是你覺得這輩子最不可能完成的夢想?可是你超級想做的?

老了之後住在山上種水蜜桃(收成的時候可以分送給親朋好友)




9.五年內比較現實的目標是什麼?

30歲之前生兩個小孩

(夠現實 又很實際吧 哈!要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喔!)



10.遇到這輩子最快樂的事情,最想立刻跟誰分享?

當然是我老公阿



11.說出點你名的人的三個優點?

(1)又高又帥!(ian這樣有沒有爽到?)

(2)單純 (工程師都嘛很單純)

(3)感情豐富(重情重義啦!)



12.對於自己現在的目標跟生活,有什麼心得分享?

Life is tough, but you can make it better.

"相信" 是鼓勵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



13.喜歡什麼類型的人?

可以讓我開心 讓我依靠 支持我鼓勵我朝夢想前進的人



14.你認為現在的你幸福嗎?

超幸福的咧!除了被鼾聲吵的睡不著的時候...



15.你的地雷是什麼(一不小心碰到就會讓你爆炸)??

答應我的事情卻沒有做到

(如果不行就不要隨便承諾或答應)



16.全身上下哪裡讓你最懊惱也是最自豪的地方?

好奇怪的問題喔...不知道怎麼回答耶

真要說的話 大概是會畫畫的才能吧

學了十幾年的美術 也被不少人稱讚過有才華

但卻沒辦法 也不想繼續走這條路





17.如果可以讓你擁有一項超能力,你想要哪一種?

隱形~不想要別人看到我的時候就可以隱形起來





18.如果能讓你實現一個願望,那會是什麼?

和Lance健康幸福的過一輩子





19. 如果在有男(女)友的狀態下~你會拒絕別人幫你介紹其他條件更好的人嗎?

現在已經沒資格思考這個問題了

除非我老公說可以~哈



20.現階段最大的困擾是什麼?

畢業論文很難寫 怕找不到工作





想不到要換的題目~有想到再補上吧



誰可以讓我點名咧....

那就...王多多 王軒軒 還有劉芳芳好了~



快點交出來!!

我的夢想

今天一個朋友問我 為什麼會想留在英國

這個問題我還真是好久都沒有想過了



從決定要出國以前 就一直覺得無論如何都應該要多留幾年

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經驗

趁著年輕還沒什麼包袱 到外面闖一闖 看看不同的世界



能夠在國外生活 工作 大概算是我的夢想之一吧

這樣看來 這個夢想還真是不小心達成了一半

雖然還是有很多不如意或是不確定

但兩個人在倫敦的生活 我想我們是幸運且幸福的



還記得剛到倫敦的時候

在MSN上跟我媽說 我就住在大英博物館隔壁

她說:那不就是你的夢想嗎?



是阿 那是我的夢想呢

但離我還很遠

國外生活真的不像當初想的那麼簡單



看著其他許多朋友

在台灣的 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穩定的收入

有的準備生孩子 買房子

有時候會覺得好羨慕

想著 如果我們也回台灣了 是不是也可以過這樣的生活呢?



在英國的 住著舒服的房子 遊遍歐洲各地

我們則是還在不知道接下來會住到哪去

也不知道我畢業後要多久才能找到工作(還是趕緊寫論文比較實際阿..)



還有好多好多的不知道

我只能告訴自己 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2008-05-30

布魯托小天使





*布魯托特輯)





跟我熟識的朋友大概都知道

我家有一隻超可愛的柴犬



布魯托是在2003年的中秋節來到我家的

本來是一個住在基隆大武崙的媽媽送給小孩三歲的生日禮物

後來因為搬了家沒有地方給小狗活動 所以在網路上找人認養 剛好被我看到



我還記得我跟我姐提了一盒高級文旦當伴手禮

開車去把他接回家



本來要叫他月餅或柚子的

但他那副笨笨的樣子 配布魯托這個名字實在剛剛好(前主人取的)



布魯托有很多小名 托托 魯托 王布魯 等等

阿媽的台灣國語喊起來 又變成了"葡萄"

因為長的太像狐狸 常被人說是狐狸狗 所以又叫作布魯狸





每天早上跟傍晚 阿媽去家裡附近的菜園種菜施肥

都會帶著布魯托一起去

一聽到阿媽喊他就會飛奔到樓下

阿媽老是說布魯托最喜歡菜園 偷跑出去玩的時候都不忘去那溜噠一下





布魯托開心的時候會追著自己的尾巴轉圈圈

喜歡洗澡 喜歡偷半夜翻垃圾桶 喜歡偷偷溜到沙發上睡覺

很怕痛 神經質 不敢玩水

會裝作在吃飼料 但其實只是用舌頭舔兩下

然後就會站在那裡發呆 偶而無辜的抬頭看你一下

好像在說"我可不可以不要吃飼料..." 然後嘆一口氣

發懶的時候 會趴下來把嘴靠在碗邊吃飯



布魯托會握手 give me five, 轉圈只會轉左邊

喜歡騎車兜風 也喜歡坐車出去玩(可是興奮五分鐘後就會開始覺得無聊 然後趴下來)

睡覺不會四腳朝天 可是會把鼻子遮起來 有時候還會打呼



布魯托人見人愛

小小一個大家都以為他還沒長大

常常有人會問 "他幾個月大阿?"(明明已經四五歲了....)



三月中回台灣

姐姐前一晚把布魯托洗的香香的 特地帶來機場接機

看到他搖尾巴開心的樣子 誰會曉得那是我們最後一段開心的時光呢?







母親節前 家人覺得他怪怪的 於是帶去看醫生

照了X光發現 肺部有陰影 長了一粒粒的東西 把內臟器官都擠到一邊

醫生說吃藥若沒有改善 就要開刀取樣才能知道是什麼



布魯托惡化的很快 兩個禮拜後 媽媽告訴我 他連走路都會喘

看起來病厭厭的 不像以前一樣 門一開就衝出去 現在連動都不動了



最後的診斷結果 醫生說有肺纖維化的狀況





昨晚姐姐帶他上醫院 打了一針

身上的現金不夠 要去提錢時 布魯托不肯自己走 姐姐只好抱著他

才走出醫院 布魯托就嗚的一聲 斷氣了.....



衝回醫院急救 卻怎樣都叫不回布魯托

醫生說 他的肺都壓不出空氣了........





也許一切都是註定的

要不是我們決定提早回台灣一趟 也許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



親愛的布魯托

你一定撐了很久 很痛苦吧?

你一定是不想孤孤單單的離去 才不肯走 要姊姊抱你吧?



我真慶幸你是在姊姊懷裡離開的

也感謝老天爺沒有讓你痛苦太久





姊姊說 你離開的時候 還是一樣的帥氣

沒能見到你最後一面 沒能陪伴你走過最後痛苦的日子

不知道是該難過 還是僥倖

因為其實我害怕的躲在這裡 不敢面對你的日漸憔悴



布魯托 你要知道 有很多人愛著你

短短的五年 活的精采 也就不罔此生



布魯托小天使 到了另一個世界也要快快樂樂的喔

如果有下輩子 也要當一隻帥氣的柴犬 再來當我們家狗狗 好不好?









姐姐說 要把你的骨灰灑在菜園裡

下次我回台灣 我會去看你的 好不好?

2008-05-29

安息吧

最寶貝的布魯托

下輩子 也要當一隻帥氣的柴犬喔

2008-05-21

再讀有感

微涼的早晨 柯裕棻
http://blog.chinatimes.com/yufen/archive/2005/12/27/31800.html


在即將進入冬天但還沒有那樣濕寒的日子裡,雨總是要下不下的,非常躊躇,很像在這種早晨每一個人對於起床出門的心情。


那些緩慢微涼的周日早晨,從柔軟而歪斜的枕頭上醒來的時候,房間裡半明半寐的狀態看起來那樣安祥,棉被的狀態這麼鬆軟,百葉窗外的光線看起來像是黃昏,或是陰天裡任何一個曖昧不明的時刻。這種時候,四肢的狀態非常自由,而眼前空白的、無所是事的一整天又那麼令人期待──令人期待,恰恰因為它無事可做。

尤其是那種陰了一整天,最後會忍不住在黃昏時下起雨來的冬日,黃昏的雨像是一整天等待的結果。

中午的時候我會坐在廚房裡看報紙,廚房的溫度比屋裡其他房間都暖和,廚房窗子面對的這一條後巷,不知道為什麼,星期日總是特別安靜,特別沒有聲息,彷彿無人煙。淡淡的光線透過玻璃滲進屋子裡來,冷空氣已經先在玻璃窗上結了水氣,咖啡的香氣和烤麵包的甜軟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富有啟示的人生氣息,有一點苦,有一點甜,卻又極其簡單而平凡,即使是草草地煎一顆蛋,那油煙的焦香也讓人感到和諧、平安,是星期日的早晨應有的氛圍。

微涼的安靜和溫暖使得這一刻比其他時刻更明顯,雖然它什麼事也沒有,雖然我只是發著呆,讓時間過去,這種感覺像是特別緩慢的金黃色蜂蜜,慢慢慢慢地,滲透到麵包的每一個孔隙裡,讓它發亮、柔軟、而且滋味豐足。像記憶之於人生。

在緩慢微涼的氣氛裡,一切事物總是躊躇不前,它們非常朦朧,既不繼續往未來前進,也不向後追溯,它們的狀態充滿了不確定,而且自外於天光稀微的世界。

這種早晨會讓我想起在國外唸書時的某一種早晨,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道斜坡,斜坡上有一片草坪,草坪上一座紅磚砌成的教堂。那個教堂敲鐘的時間不甚固定,星期日中午彷彿是固定要敲的,但也有完全沒聽見的時候,另外有一些無意義的黃昏,它又會特別敲了起來。

平常的日子裡聽見教堂鐘聲會感到一種異國的清幽和雅致,但是在欲雪的冬天聽見鐘聲,就別有一番滋味了。天冷的時候鐘聲特別清響,彷彿連玻璃窗都起了共鳴,如果陽台上有霜,那霜彷彿都要因此而碎了。

那些欲雪的陰天,我也一樣坐在廚房裡看報紙,喝咖啡。那個廚房是狹長型的,很暗,但是我喜歡在那裡讀書勝於書桌。我在餐桌上擺了一盞綠色的小燈,咖啡的熱氣在綠光下裊裊上升,我總是一邊翻看星期日的書評版,一邊躊躇著,今天會不會下雪呢?該不該出門上圖書館去唸書呢?

總是這麼躊躇著,有意無意等著教堂敲鐘。有時候,我心裡會想,讓上帝決定吧,如果敲鐘了,我就去學校唸書。

如果這樣想,則那一天多半特別安靜,不但沒有鐘聲,連烏鴉的叫聲也沒有。我坐在微暗微涼的廚房裡,不知道在等什麼,只是等著,等著,繼續喝第二杯咖啡,烤第二塊麵包,看著蜂蜜緩緩滲入焦脆的麵包縫隙。

我會一直處於半期待的微涼狀態,直到天黑,彷彿等著天啟,又彷彿守著不會來的信差。就這麼不唸書也不做別的事,只是晃蕩,從七樓看出去,看暮色一吋吋降下來,屋子在寂靜中一絲絲暗下去。窗外乾枯的樹枝沒有葉子也沒有果實,空的,看起來孤獨,舒坦而開闊。

過了六點,鐘聲未響。雖然等待落空了,卻也鬆了一口氣。

我常常在微涼的時刻想起那些莫名其妙的等待。我一直記得那種令人費解的心情,一面感知時間的消磨,一面希望自己的等待落空。

躊躇的時候光陰特別緩慢,特別清楚,我還記得那張餐桌上的木紋,有時候看起來像是深淺的人生哲理。我趴在桌上,從微暗的廚房往窗外看,把人生裡需要擔憂和努力的一切都忘掉,都讓等不到的鐘聲來決定。

那是一段躊躇不前的歲月,有時候不經意等著雨,有時候等著雪,等著鐘聲,等著某種信號,或是彷彿別有意涵的其他物事,我希望他們以某種隱密的暗號告訴我該怎麼做,我希望他們對我喊停,跟我說在這裡停下,在這裡停下就好,不必再往前了,不必這樣努力向前了。但是他們從來沒有給過我這樣的信息。

現在回想,那些躊躇不前的日子,他們不但沒有被消磨掉,反而像蜂蜜一樣,滲透到人生的縫隙裡去了。

(ELLE 12月)

--

Lance說 在我們認識不久後還處於MSN聊天的階段時 他曾經給我看過這篇文章

他說他覺得之前的生活過的太忙碌了 嚮往這種簡單緩慢的日子

那時的我回他: 很無聊。


雖然我是一點印象也沒有

而且如果我用了"很無聊"這麼強烈的措辭 我應該會有印象才是

但試著揣摩一下當時的情境和23歲的我可能會有的心境

就算是不肯定的態度,那也應該會是:


"這人在無病呻吟什麼阿"

"好像自己很滄桑,大概三十歲的無聊男子就是這樣吧。

還是個工程師...果然"


不管我是不是真的說了很無聊之類的話

Lance說從那之後他有好一陣子不想跟我說話

覺得這個在獨自旅行中遇到的七年級生 果然還是很膚淺

或是 太年輕了果然還是無法理解吧


雖然我覺得很不服氣 而且堅持自己並沒有看過這篇文章 也當然不可能說過這樣的話

但"重讀"一次 心裡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其實也不過就過了兩年

現在的我雖然還是不見得嚮往這樣簡單緩慢的日子

而且還會對於無所事是的閒晃感到罪惡。 但讀到最後那句:


"那些躊躇不前的日子,他們不但沒有被消磨掉,反而像蜂蜜一樣,滲透到人生的縫隙裡去了。"


儘管只有25歲 卻覺得心有戚戚焉


課堂上的漫天討論 你說不上有什麼了不起的知識的吸收

但其實一點一滴的累積一些想法在心上


逛博物館 你也說不上今天得到了什麼 或看到了什麼偉大的作品

可是你確實知道這樣的經驗是無可取代而且是屬於你的


那些無所事是的午后,散步、喝茶閒聊、聽音樂、騎車、逛博物館...



每個隨時針滴答向前的一步,就是你沉澱的能量

沒有生命是被浪費的,只要你的心還在轉動

縱使孤獨如此 那也是一種歷程

2008-05-09

I am from Taiwan :藏獨看台灣

前一陣子 西藏問題吵的沸沸揚揚

而今年2008年北京奧運的火炬行經倫敦時

也引來了許多支持藏獨人士的聚集抗議



因為火炬路線預定經過大英博物館 就在我家隔壁 本來是打算湊個熱鬧 看一下傳說中的奧運火炬

偏偏 支持藏獨的抗議群眾 一大早就聚集在我家路口的Bloomsbury廣場

還在睡回籠覺的我 被外面的人聲鼎沸給吵了起來

(當天早上八點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我們很興奮的去旁邊的公園拍照拍了一個多小時)




"Free Tibet!! Free Tibet"



唉呀我家門口還擠了六七台警車

整條馬路都被抗議人士和警察給圍了起來

看這個樣子應該也是看不到火炬了
硬擠進去還不知道會不會被當成中國人而有生命危險@@

只好打開數位電視看BBC新聞



持聖火的人 一個傳一個

有的人笑的花枝亂顫 有的人不時傻傻的對鏡頭揮手

因為有抗議群眾 必要時還得用敞篷公車護送



心想 萬一真的不小心刮了個大風把火炬給吹熄那不就糗了?

Lance說 那個火炬都會有特殊裝置 不會熄的啦

(後來我們還看到火炬坐飛機到巴黎 還要護送"火種"咧)



才說完 新聞裡就出現了一個抗議人士 搬出乾粉滅火器....

還真是有創意阿@@

不過他當然是馬上就被警察制伏了



台灣好像也為了火炬要不要經過而吵的不可開交

不過我只關心中華職棒能不能打進前四強 拿金牌~







--

傍晚在廚房作飯的時候

隔壁房的印度先生Sushin 告訴我他去參加抗議遊行 問我有沒有去?

我說沒有 他便好奇的問

"Why not? 你不支持西藏獨立嗎? "

"我聽說台灣跟中國的問題和西藏跟中國的問題有點類似 你們不是也應該支持西藏獨立 對抗中國嗎"





這個問題還真是一言難盡



就像這次的藏獨問題和中國武力壓制的與論一樣

我們究竟看到了多少真相?

而我們選擇相信的"真相" 也從何而之不是媒體捏造出來的?

西方媒體 中國媒體各說各話

我不知道真相 對西藏也不夠了解 所以無從評論



我認識的中國室友 雖然不是偏激份子

但還是略帶無奈的告訴我 "我們不都是一家人嗎? 台灣 西藏 和中國 都是一樣的阿"

中國人自小被教育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 說什麼都很難改變





雖然我們都說中文 都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

但 台灣不是中國 台灣也不屬於中國



在這裡 很多人問我where are you from? 由其認識新朋友的時候

許多歐洲人對台灣的印象 大概只有"很多東西是made in Taiwan"

台灣在哪裡 說什麼語言 有什麼有名的東西 一概不知(還常常誤以為台灣是泰國)

跟中國是什麼關係 為什麼不是中國的一個省?



這個問題還是一樣一言難盡

我告訴荷蘭來的Christin 這個問題 問中國人跟台灣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特別是她很尷尬的在我和毛毛的面前問了這個問題



中國跟台灣的關係 大概是本世紀最難解的問題之一吧

新政府上任的新氣象 希望能夠建立雙方更好的合作關係





我想 我們無法否認發生過的歷史事實

台灣在政治上已不屬於中國 我們有自己的政府 選自己的總統

而去中國化 則不過是意識形態之爭罷了

台灣應該要有本土意識 但去中國化不應跟本土化混為一談

我們無法抹滅台灣的文化是傳承自中國的



我告訴他們 台灣跟中國 culturally the same, but politically different!

我以身為華夏文化的一份子為傲

也以身為台灣人為傲!



ps.這篇只是個人心聲 請不要跟我論政治口水戰....

2008-04-18

台灣的博物館志工工作 故宮篇

答客問



問:


明年可能會考博物館所

想要利用暑假時間到故宮或是科博館實習看看

不過聽老師說,故宮本身體制上就有問題,去實習也學不到東西

去過的學姐也不建議,在加上住宿不方便,所以我有點猶豫

而我在台中,科博館離我比較近,但不知道他實習狀況是怎樣

想請問大家可以給我一點意見嗎? 謝謝



答:


我不知道在科博館實習是如何 沒辦法回答這部份



在故宮的實習生(或志工)大概有幾類工作




1.服務台

就是一般的客服應對 還有接電話

例如回答觀眾的問題: 廁所在哪裡 現在有什麼展覽 哪裡可以吃飯

或是交通方式等等

偶而會需要用到英文或其他外文

有時候還會遇到很熱情的觀光客要跟你照相@@



2.研究單位 三處(書畫 文獻 器物)

要進這些單位 要看他們有沒有開實習生的缺

或是你自己本身要有中國藝術史的背景 機會才比較大

有時候也會有工讀生的缺 但通常都碩士生才應徵的到 競爭相當激烈

畢竟是故宮最重要的學術研究單位囉



3.展覽組

其實第一個服務台的工作也是包括在展覽組內

除了服務台之外 有可能去支援展場管理(定點站崗)或是協助動線 統計人數之類的

有藝術教育或美工設計背景的 可能會去支援展覽組內部工作

幫忙設計及發想活動 (當然是比較基層的部份) 或是幫忙做電腦美工



4.其他活動支援 (也包括在展覽組的工作中)

像是文物研習營 研討會 講座 或是假日活動(有排到假日班的話 但正常來說不會排)




5.一般志工 導覽志工

很多都是有錢太太 (對不起原諒我這麼說 但是事實)

一進去都是做服台態支援的工作

不過故宮每年會有志工培訓的藝術史課程

有興趣的志工可以報名參加 然後上課 唸書 考試(是的要考試!)

審核通過者可以排班帶導覽

如果有參加過志工導覽的 會發現很多志工真是學識淵博 講的很棒!

所以要當導覽志工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但相對的要花的時間比較長 所以如果只有暑假可能就沒辦法了



如果你的專長是跟展覽組業務相關的 比較有機會接觸多元一點的東西

實習起來也會比較有趣 詳情請看參考故宮展覽組實習辦法

http://www.npm.gov.tw/zh-tw/administration/join/interns_01.htm





另外 暑假的時候實習生相當多

會有高中生志工 海外留學志工(在國外念書 暑假回來台灣的) 還有實習生

大都會被安排到展覽組去 相當熱鬧





實習(或當志工)有沒有收穫 其實是看自己怎麼學習

雖然有時候你在的單位也是有很大的關係

去故宮好不好 也就很難說了 我上面說的那些 你可以自己評估看看

也許有人覺得做服務台很無聊 但我覺得還蠻有趣的



不過 如果你是要考博物館學研究所 不管怎樣都建議你要去嘗試博物館工作

我當年也很疑惑 很擔心去了博物館當志工但發現很無聊怎麼辦

可是學姐告訴我 如果你沒有去試試看 你怎麼知道裡面到底是怎麼樣呢

就算最後不喜歡 那你也嘗試過了 知道不適合你

(雖然應該不太可能不喜歡 哈)

而且如果只是喜歡博物館 有參觀經驗

沒有真正參與過博物館工作 (即使只是志工)

其實我也不建議你考博館所 因為我自己覺得這樣的實務經驗很重要



去任何博物館當志工 如果可以晉升到導覽工作 那真是相當的不錯

上培訓的課程可以學到很多展覽內容的知識

而且很多導覽志工真的都很厲害 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除了故宮之外

在台北還有很多博物館都有提供實習及志工機會

像是館前路那個台灣博物館 他的志工制度就很不錯 很多特展導覽的機會

但不接受短期志工 (實習生要問問看 但一般實習都是博館所學生才會去)

如果你是在台北 我會推薦你去試試看 是一個很棒的博物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也有志工跟實習生

北美館每年十月也會招募志工

其他類別 可以依你的興趣或專長選博物館

有時候小博物館的實習會比大機構來的更有收穫!





最後 博物館真的很需要有熱誠的人加入

從志工開始接觸博物館工作是很好的機會

大家一起來博物館當志工吧!



reply on PTT_museum

2008-04-15

Study in UK

來倫敦已經超過半年了 算起來我念的碩士學位也過了一半

驚覺自己從來沒有介紹過我念的學校和系所

連我姐都搞不清楚我念的到底是哪個學校



想當初申請學校的時候(其實也不過就去年的這個時候)

只鎖定了兩間

一個萊斯特大學的博物館學碩士: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MA in Museum Studies

另一個則是我現在念的倫敦大學教育學院: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基於眾多考量,我最後選擇了倫敦大學。



這個是我念的課程的全名:

MA(文學碩士)in Museums and Galleries in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Arts and Humanity,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其實很多對英國大學的印象大概只有牛津劍橋吧

說到倫敦大學,好像聽過,但其實也只是因為倫敦很有名。

啥是倫敦大學,是不是好學校,大家都不知道。



倫敦大學底下共有19個學院

比較有名的像是LSE倫敦政經學院,SOAS亞非學院,UCL 倫敦大學學院,King's College國王學院

還有2007年獨立出來的Imperial College帝國學院。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簡稱IoE

從名稱上看就知道是跟教育相關的

只是稱作institute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什麼機構的

其實他就是倫大的其中一個學院: 教育學院



IoE一般人大概比較少聽過

而且也不在英國或世界的大學排名裡面 因為他沒有大學部(只有碩士跟博士學生)

但是在全歐洲是唸教育屬一屬二的學校

在歐洲 美國 跟香港 都是很有名的學校

在教育學術論文的發表上也相當可觀 聲望頗高



學校資源方面

圖書館號稱是教育期刊書及最豐富的 但其他方面就略顯不足

不過可以跟附近倫大系統的學校共用圖書館(UCL,LSE,Birbeck College等)

我自己覺得 以大學的博雅精神來說 課程跟學術資源上 有點不夠多元

但如果是要鑽精教育理論、哲學 絕對是個好選擇



至於學費

在倫敦我還沒聽說過比IoE更便宜的

2007/2008 oversea student 是8616英鎊

比起很多理工商科學院真是太便宜了 甚至比很多學校的人文科系便宜

(隔壁的UCL 同個course就要12400)



(待續)

2008-04-08

back to London

坐在桌前看書 寫作業

房裡白色的牆 昏暗的光線 時而不暖的暖氣

窗外呼嘯而過的車子 和不可多得的燦爛陽光

我又回到了倫敦



18天回台灣的假期好像不曾存在 或說 根本就像一場夢



布魯托還是一樣可愛 而且還記得我們

阿嬤還是一樣嘮叨

最開心的應該是我老爸 每次一起吃飯 話總是講個不停

基隆還是一樣的又濕又冷

三兄弟豆花跟巷口的鹽酥雞還是一樣的好吃

唯一的差別 就是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物價真的上漲了不少

然後發現台灣的人行道真的很難走





其實離開台灣也才半年 以為會有多大的改變

就像地球不會因你而忘了轉動 沒有任何人的生活會因為我們的歸來而起了漣漪



lance說 這次回倫敦應該會比較心甘情願了

我同意

因為這18天的奔波和飯局 讓我們忽然體會到單純(或說有點'無聊')的生活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台灣這個擁擠熱情的土地 有時候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點





爸爸跟媽媽送我們到機場

到的太早 我們在機場的星巴克喝了好久的咖啡

我其實不敢去想什麼離別或再見的

但轉身進海關的瞬間 還是很捨不得 但我笑著跟他們揮手



我說 在國外生活真的很辛苦 而且孤獨

如果可以的話 給你漂流在外的朋友一點鼓勵吧

哪怕只是msn上關心一下 或是寄幾包泡麵零食

都能讓人心中溫暖不已

2008-03-08

幸福的代價

幸福的代價



就是 離鄉背井 深造或高就

相信因此能得到更美好的未來



就是 不顧一切 選擇和你愛的人一起生活

相信這是生命中唯一的摯愛



就是 捨棄 相違背的你曾擁有過的美好

相信捨與得終究是無法避免 而他們值得如此



就是 相信自己的直覺

相信自己所選擇的是正確且唯一的路





我不曾 也不能後悔

因為這是選擇幸福的代價



你得到你要的幸福了嗎?

2008-02-27

The Museum Experience 博物館經驗





與其說我喜歡逛博物館

不如說我喜歡觀察博物館



雖然我還算是挺喜歡逛博物館、美術館

但比起熱衷於此的人 動輒可以花3.4各小時留連在展場裡

我大概是標準的museum fatiquer(博物館疲勞)

逛個30分鐘就會開始覺得累 一個小時就想離開

除非是遇到有興趣或看得懂的東西

加上逛賣店 平均逗留的時間通常不超過兩小時



回想起大學第一次去歐洲自助旅行

居然花了各六個小時在逛羅浮宮和奧塞美術館

真是不得不佩服自己驚人的毅力

大概也只有那懂懵懂的年紀 自以為對藝術的愛好與堅持

才能夠忍受身軀之疲憊 不負8歐元的門票努力的"走過"每件作品



硬逼自己去看每個panel(解說板)是很痛苦的事

多半也在看過之後的數小時內忘的一乾二淨

什麼藝術史 學派 畫家生平的

最後有個印象就很不錯了



我以前總覺得這樣很糟糕

愧對身為一個美術系畢業 甚至還學博物館的自己





但 參觀越多博物館 接觸越多博物館人員 以及博物館學

我才深刻的了解到

博物館雖然作為一個教育的場所 但他所要提供的 並不是這些強記的知識



說穿了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 隨便上網查一下或是去圖書館翻翻書

這些藝術史學 作者生平什麼的 說得絕對比panel上的還多

當然這不是否認curator的價值

相對的 我覺得curator是博物館中最重要的角色

我相信很多展示的文字內容 是策展人、研究人員本者專業 消化吸收後

轉化成展示的脈絡(context) 轉達給觀眾的



上禮拜在大英博物館上課的時候

教育部門的主任Richard Woff的一句話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示

他說:

"The museum is not a place you can "learn", but a place provides experiences."




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聽出箇中的精髓 但這實在一解了我心中多年的矛盾



是阿,參觀過博物館後,你還記得多少作品、年代、藝術家呢?

但是你會因為這樣而抹滅了參觀博物館的價值或是博物館學習的價值嗎?





博物館提供的其實是一個經驗與知識的平台

Lynn Dierking說的 personal, social, environmental context, 構成了參觀者的參觀經驗

(詳見The Museum Experience博物館經驗)

積累起來的博物館參觀經驗

也許就在某天 不經意的會發現

與你的生活有所聯結 或是你曾經學過的知識

或是成為你心中aesthetics(美學)的一部份



博物館經驗也因此而美好

博物館也因此更有價值

2008-02-12

Happy Chinese New Year in London

今年的農曆新年 是結婚以來的第一個年

也是第一個沒有在基隆度過的年

當然 也是第一個在國外渡過的年



免去了兩方家裡拜訪的繁瑣雜務

偷偷的慶幸自己身在國外(紅包也省了不少)

倫敦的唐人街雖然張燈結綵 中國新年氣氛濃厚

但少了春節年假 自然也就沒什麼過年的感覺



大年初一的早上

毛毛跟楊陽倒是很應景的穿上了大紅色的毛衣

拿出從蘭州帶來的燈籠春聯 把餐廳大門佈置得紅通通的



"這樣路過的人就知道,我們這裡面住了幾個華人!"



有時候還挺佩服他們這種對於傳統的堅持與熱愛 還有自信

回頭看看台灣 很多外國人連台灣說中文都不知道

我們所謂的傳統 是台灣文化還是中華文化?





妹妹說 基隆已經下了一個多月的雨了 又濕又冷

我說 倫敦這幾天都是太陽高掛 雖然氣溫不到十度但乾爽舒適 房裡還有暖氣



我想起雨都冬天濕濕冷冷的空氣 還帶著一點霉味的

再過一個月

就回家了









2008-01-31

博物館工作(1)

博物館是很多人嚮往的工作場所,在博物館工作好像上既輕鬆又有趣,社會地位不輸老師(雖然我有朋友認為導覽員跟導遊差不多),又不用面對學生及家長的壓力,還可以近距離接觸館藏,對於藝文愛好者,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工作。

但事實上,待過博物館的人都知道,在博物館工作的實際情形,實在跟上述的想像有點差距。台灣的博物館的公務員任用制度當然是另當別論,真正想在博物館裡貢獻一己之力的,常常都是領著微薄的薪水無上限的加班、做到焦頭爛額。這個產業需要更多有熱忱的人的投入,如果抱著前者的心態想進博物館工作,那還是別了吧。



到底在博物館工作可以賺多少錢呢?

在台灣,如果要進博物館工作,不管是約聘還是編制內的終身缺,一般沒有碩士學歷是很難競爭的。公立博物館任用碩士的基本薪水是35000元,如果是正職的終身缺,會依年資、考核、嘉獎、陞遷等制度調薪(公務人員或研究人員的制度),約聘的話就沒有調薪,享受的福利也比較少,例如沒有加班費,約任期滿如不續聘就只能走人,再找下一份工作。至於私立博物館,薪水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依照個人經歷及學歷,則有協商的空間。



“佔著毛坑不拉屎”這種現象常出現在博物館內。這樣說是有點難聽了,但我在某大博物館的展覽組待了三個月的心得正是如此,很多朝九晚五的老公務員推卸責任的能力比誰都好,新的工作永遠堆在年輕的約聘研究助理的頭上,偏偏這些工作往往都是博物館最亟需改變的,也是使博物館更好、更親民、更有趣的動力來源。老公務員下午五點可以準時閃人、回家接小孩,年輕的研究助理常常加班到七八點、假日還要排班支援活動,薪水比較低,飯碗也不牢靠。

這樣的情形不曉得是不是台灣所有的博物館都是如此,或者中外皆然?但至少我來看,大英博物館所做的努力絕對比故宮還多,當然我也欣賞故宮這幾年來的努力與創新,只是身為一個國家級、世界級的博物館,far from that!



也許是資金與政府支持會最直接影響博物館發展情形,但對於博物館本身而而言,又可以多做些什麼呢?



2008-01-24

.

最近宿舍發生了一連串的大事



首先是希臘女子大軍的進駐

三天後 Bedford Place便充斥著一點也聽不懂的希臘語 和卡搭卡搭的馬靴聲

以及 後院陽台 滿地的菸屁股



將近一半的樓友同屬於另一個community 那種感覺其實不是太好



接著 上個週末

同棟樓裡的某個房間 房頂塌了下來 另外還有幾間房間嚴重龜裂

隔天 下午的一場大雨 二樓的樓梯間嚴重漏水 差不多像瀑布那樣吧

真他x的百年老屋



昨天下午 宿舍的網路全掛 還不見有任何修復的消息

我只能利用傍晚的時間到學校上網



因為時差 MSN幾乎沒有好友

卻偏偏學校的網路連不上bbs

我坐在教學大樓的大廳裡

無所適從 不知道自己究竟屬於哪裏



好多條斷了的線 牽不起任何掛念

我只知道自己所剩無幾



Life is tough.

Where you are, is where I belong to,

where you go, is my way home.

2008-01-17

先前在宿舍的聖誕餐會上 認識了住在隔壁棟的hiro桑和yoko日本夫婦

還有韓國的su-yun& Sunny夫婦

也許因為文化相近 比起其他亞洲國家 總覺得他們親切許多

大概也因為lance向來有日本人緣

見過兩次面 hiro桑就邀請我們共進晚餐



破爛如JAH宿舍 我總是很難想像日本人怎麼可能住的習慣

但hiro桑的房間 在他們巧手之下還真是精舒適雅緻

家具經過妥善安排後 空間 動線 機能 使用起來十分順手方便

一些畫龍點睛的小物 讓整個房間增添許多新意



桌子上的鬱金香 讓我想起小學課本裡 一個花瓶的故事

一個蓬頭垢面的懶人 因為朋友送了他一個花瓶 插了一把鮮花

覺的桌子太亂不順眼 便清理桌面 整理乾淨

最後整間房子都掃的乾乾淨淨 連他自己也變的乾淨體面



如果有人送我一把鬱金香 不曉得會不會有靈感 把房間大改造一番?



韓國太太sunny說 "yoko(日本太太)真是太浪漫了 我從來不會想買花"

真正的實話應該是 一把鮮花就算特價3鎊 省下來可以多買一些食物 泡菜還可以升級買品質好一點的!!



說到泡菜 韓國人還真是熱愛泡菜

雖然沒有出現在昨天的晚餐中 但他一直是討論的話題之ㄧ



su-yun說 每天都要吃泡菜 煮麵煮湯配飯都好吃

sunny問 有沒有泡菜口味的小籠包

hiro還說 他聽說韓國人去歐洲玩 不吃飯店提供的早餐 只吃自己帶去的泡菜



有沒有泡菜口味的小籠包我不知道

但我之知道八方雲集有泡菜口味的水餃跟煎餃



還有 郵寄違法的農產品和奶肉製品 不是只有台灣人和大陸人會做

韓國人跟日本人也是照辦不誤 連乾魷魚都可以寄 一解思鄉之愁阿

(su-yun說 這是從Thames捉來的啦! )



聊起來到英國的生活

sunny說他出發前在機場跟家人到別時 大家哭成一團

su-yun則是來了一年多了 沒回去過韓國

他說

我不想回去 因為 我不想再跟家人道別一次 我怕回去了就不想再回來英國了



hiro來英國已經十年了 他很習慣 也喜歡這裡的生活

如果畢業後找的到工作 應該就在這裡定居了





我想到之前有flatmate說 覺得住在JAH 很有"家"的感覺

我老是覺得太過矯情

對於hiro和su-yun還有我們

什麼時候才會覺得倫敦是家呢?



2008-01-09

Let's party

隨著第一個學期即將結束 許多只來一個term的歐洲交換學生 即將離開 準備回家過節

於是 從聖誕節前的一個禮拜 每個週末都有party 一直持續到一月初



對外國學生而言 應該是個文化交流的好機會吧

還有許多免費的食物 紅酒 點心等等

可以飽餐一頓 又不用花錢


如果你問我喜歡party嗎 我想我可能會說 yes

因為不用自己煮飯就有東西吃 還可以跟大家聊天 練練英文 了解各國文化



但是當你每個周末的夜晚都被party攻佔

手邊明明有一堆作業要寫 忙了一整天累的要命想要靜一靜

卻基於敦親睦鄰的理由不得不出現

也就一點也不期待party了



再者 party的食物總是一成不變

大部分都是沙拉或甜食

偶而出現的咖哩或燉羊肉還能稱的上是主食

卻因為配上泰國長米令人胃口大減



英國傳統的Chritmas pudding是我們最害怕的食物之一

雖然名為puddung 但其實是一種糕類點心 咖啡色的外表讓我物以為他是巧克力

因為過於甜膩 上面還淋上大量的煉乳

我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認真的品嚐他究竟是怎麼做成的

其他的點心也都是甜到無法吃下第二口

我只能慶幸我自己從來沒有浪費錢去買tesco架上那些"看似"美味的蛋糕





接著 徹夜的熱舞狂歡 飲酒高歌

我本來就不是個很會跳舞的人 也不是clubbing guy

跟著音樂搖擺扭動有時自己也覺得彆扭



久而久之 對於party也就興趣缺缺了





ps. 如果我要找室友 一定會加上: Party animals are not welcomed!!

(animals這個字用的真好阿!!)

2008-01-02

倫敦生活

早在來倫敦之前 就耳聞英國的物價極高



姐姐在諾丁漢唸書的同學說

來英國唸書 要就選倫敦吧

反正到哪裡都一樣貴 常跑大都市 交通費也是不小的開銷

不如就留在最方便的地方



出國前 我遍詢各大網站 想盡辦法聯絡到正在倫敦生活的朋友

了解一下倫敦究竟有多貴 以便為兩人的生活作打算



小p說 她看到的一篇世界各大城市的物價水平報導

在紐約上館子吃ㄧ餐 平均得花20元美金

東京25元 在倫敦 則是30元

(我自己估算 在台北大概是10元美金吧)



我的高中同學謝望 一派輕鬆的告訴我

在倫敦租屋 選東區東南區便宜點

一週100就可以住到不錯的

一個月加上水電網路 500鎊可以過的很優渥



我心想 如果是兩個人一起住 也不過就加個100鎊吧

一個月600鎊 還在能接受的範圍

加上伙食費 交通等

一年的生活費壓在一萬英鎊左右 應該不是問題

(*2007後半年的匯率約在67左右)





人真的到了倫敦 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也證明了以上講的都是錯的

於是乎我們開始了灑錢過日子的英倫生活



人生地不熟的我們決定先住學校宿舍

一個人每週是110-150不等

兩個人? 應該就多一點點吧 我是這麼想的



錯錯錯!!!



兩個人 就是算兩個單人的錢

雙人房 每人每週110 也就是說 一個月下來 總共是856英鎊

整整比我們的預算多了兩百多英鎊 per month

我們嚇得當場不知道怎麼辦是好

只好選了現在住的Bedford Place,770 per month



好在lance有找到工作 薪水也還過得去

不然接下來的一年真不知道怎麼過





至於吃 不用說大家都知道英國食物是出了名的難吃

我記得聽過一句話:

如果真的有地獄,那裡面的廚師應該是英國人。



倫敦最有名的食物 大概是fish and chips 魚和炸薯條

毛毛說她上次聽一個英國朋友跟他介紹 倫敦西北二區有一家餐廳的fish and chips是全倫敦最好吃的!!



"魚和炸薯條是能好吃到哪去阿!!??"

我不能在同意她更多了



所以我們幾乎不到外面吃飯的 一方面是貴 另一方面是吃不習慣

每天自己開伙 過著煮婦的生活

三個多月下來 每個月大概控制在160-180之間

算一算 大概就跟在台北每天都上餐廳吃飯差不多吧



豆漿 蛋餅 滷肉 排骨湯 沙茶牛肉炒飯

想念這些食物的時候 就上網去查食譜 自己動手



我每次都問lance 以後我們回台灣還會需要每天煮飯嗎?



想想,在台灣想吃什麼有什麼的日子 還真是愜意阿!

巷口的陽春麵小攤,師大夜市的滷味,吃到飽的麻辣鍋,光復路上的小鄭鹽燒

基隆廟口的米粉湯,甜不辣,包心豆花

台。灣。食。物。好阿!!



下次我回台灣 一定要大吃特吃!!!

wedding MV

一直忘記把連結放進來



雖然有點久了

但 還是放上來好了



2007/8/4

http://www.im.tv/vlog/Personal/1372525/2217882

2008-01-01

交換禮物的故事

記得唸小學的時候 有一陣子很流行辦同樂會

特別是在聖誕節的前後 (當年的行憲紀念日還有放假,也算是映了聖誕假期的景)

整間教室佈置成聖誕節的樣子

還要用班費買一棵大聖誕樹 掛上五彩的燈飾 再噴上一點雪花



至於同樂會 也不過就是可以帶一堆零食 然後玩一些喊名字或唱歌接力的蠢遊戲



我想我最喜歡的 應該是交換禮物的部份

老師會規定每個人都要準備一樣小禮物,預算大概就50-100元之間

每次有這種交換禮物的活動

我就會很開心的帶著零用錢 到附近的文具店挑選禮物

"要買什麼好呢?

"這個馬克杯超過預算了 真可惜!

"萬一收到禮物的男生,會不會不喜歡這個粉紅色鉛筆盒?



好不容易挑到適合的禮物

還要費盡心思的把它包裝好

有時候文具店會提供包裝的服務 只要花10元多買一張包裝紙 就會幫你把禮物包好

像我這麼喜歡玩手工藝的人 後來也就練成了一點基本的花式包裝

打點折子或包成大糖果 都還難不倒我



然後 開開心心的參加同樂會 把禮物擺在聖誕樹下 為自己稱頭的禮物暗自得意

"哪個幸運兒會收到我包裝精美又實惠的禮物呢"



當然

這種活動 總是有些破壞行情的傢伙

例如用筆記紙包禮物 上面還有寫的很醜的 "剩蛋"快樂

這種禮物通常不大 你也不會對內容抱多大的期望

籤運之差如我 不敢對最大的禮物有所期待

但至少希望 不要拿到這種爛禮物的號碼



天算不如人算

當我順著唱號領到我的禮物的那瞬間

我的眼淚幾乎要掉下來了



忍不住眼淚的我 還是當場哭了出來

看到也有幾個倒楣鬼跟我一樣收到莫名奇妙禮物

同樂會頓時一片哀悽



我換到的禮物是一張用直行簿撕下來的內頁做成的"手工卡片"

裡面是用鉛筆畫的很醜的鐵金剛和聖誕樹

和國字注音夾雜的"祝福的話"



............





今年的聖誕節 人在國外

我們學校的台灣同學會辦了一個聖誕圍爐的活動

餐會是免費的 因此要求大家準備小禮物 增加氣氛

留學生總是很刻苦 經濟拮据 所以同學會只要求大家準備5鎊的禮物

倫敦物價之高 5鎊能買什麼呢 這還真是個難題

最後 我在倫敦最熱鬧的購物大街 一間巧克力專賣店 挑了兩盒精美的巧克力



在餐會的禮物桌上 除了幾包禮物 還有幾個有信封 原來裡面裝的是5鎊的紙鈔

我還想 雖然很實際 但怎麼這麼沒誠意阿...

一點交換禮物的樂趣有沒有





然後 又是令人緊張的時刻了

我抽到了高達三分之ㄧ強的"5鎊"禮物

令人有點哭笑不得



Lance呢?

一個紙袋呢!

雖然看起來有點爛 但裡面的東西好像挺有份量的

一個紅色皺紋紙包起來的東西

雖然包的有點醜 但在倫敦物價之高 包裝通常還要另外收1-2鎊 便也不計較

打開一看



兩顆蠟燭.......



頓時我們倆又無言了起來

但真正無言的在後面





紙帶最底下

還有一個看起來相當廉價的魔術玩具 那種要把環中環分開的魔術玩具

然後

還有一包

八顆裝的 國際牌 AAA電池 (還是台灣帶來的)







這樣加起來有沒有5鎊呢? 我也不知道

"X的!"









這就是交換禮物的故事



ps.

lance說: 騙我不知道國際牌電池很爛阿!要嘛也金頂的!!